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八十三章 蛇皇 (2 / 11)

作者:风无求 最后更新:2020/2/1 5:10:31
        卢果当然就更不知道了。

        但是不服还没完,就跟尚月城的上山打野一个德X,上起课来没完没了……

        “实际上最早说这个的还不是孔夫子。是老子,《道德经》有云,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但是呢,老子这句话也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以德报怨,他这个德。表示的的是道,是当事人自己的德,简单说来就是不要管世俗的眼光。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你想报仇也好,想化g戈为玉帛也行,只随自己高兴”

        “原来是这样啊……听着是挺有道理的。可是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都这么教……再说了。你这个家伙说出来的话,我可是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信的。”卢果如是说。

        剑荡帮不服解释了一下,“现代人已经曲解了非常多的圣贤语,他们有他们的理由;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说孔夫子当时,鲁国有一道律法,富人在他国赎回鲁国人出身的奴隶的,可以回国领赏。孔夫子的弟子子贡赎回了一个奴隶,却没有去领赏。举国上下称赞他重义轻财,但是孔夫子却骂了他一顿……

        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孔夫子骂子贡说,他这次赎回奴隶不要钱被世人称赞,以后再有人赎回奴隶去领赏,就会有人说他们动机不纯,赎人是为了贪图赏赐,长此以往,鲁国慢慢得就不会有人再去赎人了。

        道理是这样说,但是这跟我们社会现在提倡的行善不求报的道德准绳不合,就算你的老师知道这件事,他也绝对不会教你;而只会跟你一遍又一遍重复做好事不留名的思想,

        人生在世,要么为名,要么为利。现在的道德教育思想就是把一切人都当成不求回报、看破红尘的圣人,但实际上真正的圣贤,如老庄孔孟韩非墨翟,每一个都承认世人的Y暗面……”

        扯了一大堆,卢果都有些绕糊涂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