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b出来的,高手在民间,人民群众的智慧b什么都强。
给人学校盖球场送设备、在市里组织业余b赛、请明星运动员过来打表演赛……总之不管用什么招儿,我这公司成功调动了10万宅男出门,行,一人一年买两双鞋,一双100块,20万双就是2000万,然后还有些其他公司白领想跟个风装模作样买一双鞋显摆自己‘健康’的……其实对厂商来说,这些装模作样人的消费才是真的大头儿。
这么一家公司能调动10万人出来健身,那如果说全国有1000家这样的公司呢?是不是就能调动1亿人了?
当然您可能觉得我这只是一个b方,T育市场总容量摆在那里,怎么可能说非得要1000家公司那么多、又怎么可能说一家公司只调动10万人,您可能会觉得说国内做T育类商品里不是有很多都是年销几十上百亿的巨头公司……
但实际上,我这不是b方。
这么说吧,这些大公司……对T育事业贡献很大、但对全民健身事业很难起到实质X的作用。
您二位可以这么理解,那些大企业很多都是在‘T育经济’还不是那么深入人心的时候率先出来吃螃蟹的人,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么大,是因为那个时候市场没有多少竞争可言。
消费者找遍了所有商场都只有那么几家厂商卖球鞋、卖球拍、卖山地车,可供选择的品牌很少,根本没有销路上的压力。
就是在这种没有敌人的环境下,那些大品牌借着经济形势总T趋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东风而逐渐做出了品牌效应,等到其他厂商准备跟进的时候很多老百姓基本上已经认准了它们这几个牌子。
那我刚才说的那种宣传模式就不成立了,人家没有必要花那么大功夫来做这个事情。
但所幸,现在这个市场还没有真正的饱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