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时机大好,何不趁机渡江而过,取下秭归?”谭雄再次来进言。
孙桓不厌其烦,冷下脸道:“为将者,当熟知兵法,许是敌军yu擒故纵之计。我方有水上优势,何惧对方来袭?反倒是冒然进攻,深浅未知也!”
又过了两日,对岸战船和大营消失的一g二净,谭雄急得直搓手,多好的机会啊!但是,他屡屡献计不被孙桓采纳,知道再去的话,一定会被赶回去,到底还是闭了嘴巴。
孙桓依旧不愿进兵,到底错失了夺取秭归的良机,他武断的认为,这是吴班打不过害怕了,已经撤军回白帝城。
到底,无论是吴班还是孙桓,都不是一流的战将,又没有真正的谋士,临阵之时,缺少敏锐的判断力。
即便是诸葛瑾这种看似没多少计谋的人物,也b他们要强得多,闻听吴班的大军向西撤退,诸葛瑾立刻通知当yAn的韩当,出兵秭归,夺下城池再。
驻扎江夏的大都督陆逊接到了快马传书,吴班大军向西撤退,立刻大呼不妙,急忙派出朱然率领两万大军,沿江而上,火速前来支援孙桓。
吴班的大军向西撤出几十里后,立刻开始乘船渡江南下,用了两时间,十万大军终于转移到了南岸。这一系列庞大而繁琐的举动,让吴班的神经时刻绷紧,不敢有些许放松,令人欣慰的是,期间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不能不是助。
孙桓还像是没事儿人一样,都过去这么久了,依旧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越品味越觉得自己是个人才。
直到探马回报,吴班的十万大军,已经从西侧赶来,孙桓这才如梦方醒,发觉上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