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种兵器,种种术巧,极其繁多,然而,道法却是一样的,取其道法,便就掌握了百种兵器战场作用的JNg髓。
当然,取其道法,这个开悟看起来似乎不错,但秀枝真正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开悟是一回事,实践是另一回事。
百种兵器,哪一种兵器是最接近道法的?
将来,如果自己面对一个可怕的敌人,自己使用哪种兵器最有效?
从周亚丽画的整本图册的画面看来,似乎没有着重的刻画某一种兵器,也就是说,周亚丽画的图册中,没有分出哪一个兵器,是最接近道法的兵器。
秀枝打坐,冥想,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兵器道法的认识,原来,自古以来,各种各样的兵器,根本就没有强弱之分,只有使用者的选择不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的关键是,怎样找出尺的所短之处,以及寸的所长之处,那么,就可以以寸之长,克尺之短了。
在探索之中,秀枝又发现以长克短的关键,不是兵器,而是人,尺本身就是长的,寸本身就是短的,而在长在寻短,短中寻长的,恰恰是人。
兵器是S的,人是活的,兵器本身,并不能显露其长短,只有兵器和人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显示出长短来。
秀枝恍然大悟,怪不得,古今中外的兵家,有的崇尚刀枪之类,有的崇尚剑戟之类,就是他们看到了其中的长短,而这个长短,恰恰是人与兵器相结合之后显示出来的现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