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我们在《商业评论》上免费推介了两期的那本《前沿》杂志?”威尔逊想了起来,“呵呵。也是,之前学校不少院系都收到了他们寄来的刊物。连我的办公室都有,这确实也算是帮我们做的工作,”
威尔逊看着窗外不远处查尔斯河上的点点白帆,“先生们。就让我们期待着好消息来的更早更快一些吧!”
…………
华尔街,高盛总部,蛰伏高盛30余载,去年5月正式出任高盛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被冠以“华尔街权利之王”,后来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办公室,秘书给他送进来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寄来的刊物,蓝色的封面上。“gy”三个单词很醒目。
“gy?”他看了一眼,“你看过吗?”他问秘书,要不是他也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知道母校出版社的风格,他估计都不会翻一下,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人敢说自己的学说是战略?
“我看过,不少同事也都抢着看过,都认为不错。作者的思想,确实可以称为战略。”
这是秘书说的比较大胆的一次,眼前的这个家伙可不好伺候,他是以强硬裁员闻名的,他的那句名言,“在公司里,不到20%的人,就创造了80%的价值,所以可以裁掉很多人,而不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可一直让公司的好多雇员心惊胆战。
“哦?”保尔森来了兴趣,放下手上的工作拿起来翻了一下,一看前面的作者介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院在读?”他觉得诧异的同时,又觉得这个词挺眼熟,“清华经管院?”
“您已经接受中国的邀请,出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我查了备忘录,该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将在10月6号举行,”
保尔森这下兴趣更大了些,他曾多次造访中国,对中国的经济很看好,也讶异于这个国家好像突然爆发出来的经济活力,但是,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一个大学学生,就能写出得到国际一流出版社青睐的专著来?
他大致晃了一眼目录,然后,前言就深深的吸引住了他。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