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一步,我现在,人在首都,录完节目,突然非常想吃一碗妈妈煮的面,一会就去机场买机票,飞回省城,然后从机场。直接打一辆出租车回到村里,而我妈妈也不会怪我浪费,那样的日子,应该就算得上是奢侈。”
那些还在学校的同学,这会多半还想着以后能不能像冯一平说的那样,过上类似最后那一种说法的奢侈日子,他们其实不知道,对好多人来说,冯一平认为的这种奢侈,真是非常小儿科。
比如。影帝梁先生,每当心情不咋个美丽的时候——比如,梁太太刘小姐,又被曝光在夜店和猛男嗨到飞起的时候。梁先生就会坐最近的航班,到伦敦喂鸽子。
而在场的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想着每月工资到手后,除掉两边父母的赡养费,孩子的教育费,交通费。剩下有数的生活费,一般还真舍不得花二十块钱的路费,去吃一碗五块的面。
至于最一种,拜托,那是过日子吗,那纯是有病瞎折腾。
“你的这个分档,真很别致,”主持人虽然最希望冯一平说一个具体数字出来,那样才算有钱,不过,从开始到现在,她也算明白了,眼前这个粉嫩青葱的家伙,不是盏省油的灯。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你这书,我知道,你以前就写过一本很畅销的小说,但这一次,你写的,是一本商业管理方面的书籍,是什么促使你在大一的时候就想写一本这样的书?要知道,给你授课的不少教授,都没能出一本专业书籍。
另外,在你写这本书的时候,你预计到了它受欢迎的程度吗?因为据我们所知,美国的不少报纸刊物,对你这本书的评价很高,更不用说世界上大多数的跨国企业,现在也都在谈论你的这本著作,对他们的工作,可能带来的益处。”
“如之前所说,我是很早就在思考该怎么做生意,怎么把生意做好,哪怕我在做这些思考的时候,上帝一直在发笑,我依然没有停止。
上大学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做了不少新的安排,在做这些新安排的同时,自然对之前在做的事,以及在想的问题,都有一个总结,现在这本书中的很大篇幅,都是那时总结的结果。
刚好,去年底,我在香港办了一家杂志社,计划出版一本严肃的政经类刊物,定位比较高,针对的用户群,和今天欢迎我这本书的那些读者们,重合度比较高。
不过,当时因为是一本新办的刊物,所以组稿比较困难,我就假公济私,把我这本书放在上面连载,主要是希望能和大家讨论我这一点浅薄的认识,没想到,连载的这些,很受欢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