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美国通行的企业文化,如果某员工所负责的任务不能在上班时间完成,往往会被认为是能力欠缺。
也正因为如此,就像是我们在学校时,为了上课时能赶得上老师的进度,提前预习一样,很多工程师在晚上也要预花时间来保证第二天工作的质量。
还有人选择参与各种社交,这种社交,虽然目的也可以说是把关系转化为生产力,但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平常意义上的社交。
通常是一个人网上通知,“某时某地,我要举办一个聚会,欢迎大家报名,”
这样的聚会,通常会有公司免费提供场地,免费提供食品,还会有志愿者主动提供服务,届时,几十或者几百个素不相识的人,从公司直接来到这里,其中不乏投资人,大公司的主管,以及忙得要死的创业者们。
偶尔也会有几个演讲嘉宾,但更多时候并没有中心人物,几个小时,大家只是挤在一起叽叽喳喳,看似是浪费时间,其实大家都在找一种很宝贵的东西——新想法,或者说是灵感。
这些玩意,闷坐在家里可找不到,但在跟人讨论,或者争论的过程中,搞不好就会闪现出来。
好像这样的聚会,后来国内的中关村也在举办。
和这样的聚会类似,硅谷的晚上,还有众多的类研讨会或学术交流会,说是会,其实并不尽然,往往很随意,硅谷人戏称为“夜校”。
当然,你在硅谷这样地方,找一个大家穿戴整齐,一本正经的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机会,本来就很难。
这类夜校“入校”手续非常简单,只要网上注册即可免费参加。
有些也算比较正式,往往由大公司赞助,有固定的议题,比如讨论搜索技术等,会有主题发言和会后的问卷调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