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中不乏无所谓脸皮的人,但即便是那些人,此时也不好大声的说,我们的制造业,就是比美国强。
他们顶多只能说,从数据来看,我们的制造业,比美国大。
大,但不强,这就是我们制造业的现实。
不说那些传统的高精尖领域,比如精密设备,或者能体现一国制造业最高水平的大飞机等,就说现在看起来我们发展得不错的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高科技公司,其中必不可少的芯片,又有多少是我们能设计,能生产,而不依赖进口的?
如果能在这些领域有所突破,这些突破,能为我们的制造业,能给我们的经济,带来多大的促进作用?
“针对美国可能采取的刺激计划,针对我们的现状,大家觉得,我们需不需要进行一些改变,有没有必要进行一些调整?”冯一平进一步问。
你这样说,那答案,不是不言而喻吗?
冯一平也没指望他们此时争先恐后的马上表示支持,“这些天,我一直在和同行们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一致觉得,如果依然按照现有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真不容乐观,”
“也许,在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收益依然不会错,但长期来看,”他摇了摇头,“那样发展下去,可能就无所谓长期了,”
“还是以美国举例,以我对美国的了解,很多公司,只有在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时,才会和原本一些主业并不相关的公司发生竞争,比如微软和苹果,谷歌和微软,”
“但按国内现有的趋势来看,哪用发展到微软谷歌那样的水准,他们才会发生竞争?”
“也许用不了几年,我们360行的公司,无论水准高低,无论实力强弱,都将产生竞争,或者说,他们将会被一个行业一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