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是1943年莫斯科生产的!这都特么三十几年的老爷机了!”
“这台经过改装的。算了,吃饱了再来慢慢研究吧!”对于这样的古董老爷机,刘一九绝对非常有兴趣的。
只是可惜,在他那个年代的时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产老爷机以及进口老爷机都能够弄到,建国前的进口设备,还真的很少见到过。
尤其是这些小型的机械加工设备。
“用20的还是16的,你小子究竟会不会用啊?”车间里面普通车床不多,六台C616,四台C620,同样也是来自各国,甚至616车床还有一台是日本1937年在东北生产的!
外面重新上过油漆,凭着感觉,这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东北生产的老爷机质量绝对是靠谱的。
“闭嘴,没有看到我正在研究这玩意儿怎么用么?”刘一九对于这些古董的设备基本上连看都没有看过,更加不要说操作了。
在二十一世纪末期的那些机械加工设备,大部分都是自动化的数控设备,即使少数为了进行一些高精尖端机械零件的加工实验以及单件小批量生产所采用的那些手动操作机床,在结构原理什么的上面也是有了很大的不同。
更何况,那些设备,都是得经过很长时间的专业培训的老师傅才能够很好地驾驭的。
刘一九原来是搞研究的,并不是操作机床一线技术工人,这会儿看到这些老古董的机床,如何能够不傻眼儿呢?
他自认为能够把一些古董车床开动起来,并且操控着加工这个基本上没有精度要求的消声器,但是这跟他以前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