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仅以此文纪念歼十总设计师宋文骢先生 (1 / 2)

作者:葫芦村人 最后更新:2025/5/12 22:09:06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国有众多实力强悍的老先生呢?人生几何,学海无涯,尤其是国之利器,国之重器需要的各种知识,更是难以积累。

        或许有兄弟在想,为何文章内容会突兀地出现歼十战机的情节,那是因为,在几天之前,歼十之父,宋文骢这位共和国第一款三代战机,守护祖国蓝天利器的总设计师,驾鹤西游去了。

        这是国家的损失,同样,也是整个民族的损失。

        现代化的国防,首先就强调制空权,只有拥有了制空权,才能去确保战争的胜利。

        在很多年前,共和国的领空,一直都是七爷,八爷扛大旗,然而,老迈的七爷,八爷,翅膀太小,飞得不够远,揍人的玩意儿太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只能以死捍卫祖国的领空不受侵犯。

        老一辈国防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为人民的付出,还有多少人记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多少人还会在意那些为国家安全奉献终身,为了国防事业奋斗一辈子的老人?

        或许,很多人认为,歼十太过落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多少人能够知道,歼十的出现,是多么的艰难!共和国的航空工业,到现在,已经强大了,但是谁曾知道,三十年前,歼十上马的时候,共和国的航空工业是什么情况?

        八爷的二型当年才刚刚开始进行研制,美帝和平典范的82工程,最终却是胎死腹中……

        是如同宋老这样的老一辈国防科技工作者,在几乎空白的情况下,没有数控机床,没有三代战机的设计经验,电子工业落后,材料垃圾,更是没有大型的压力机……

        八十年代的国家经济,尤其是国家对于航空领域的投入,相信更多人清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