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地干好自己的事情,国内的情况已经不再如同当初刚刚改革开放那阵。
“枭龙的研究进度很快,试飞工作进行得不错,不过比f-16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巴基斯坦方面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改进性能。”陈迪苦恼地对着刘一九介绍着枭龙的情况。
杨伟这几年成长的非常快,如果不是刘一九,如果不是国内基础发展很快,枭龙本来应该是他负责的项目。
当然,枭龙战机这一块,技术性能远远超过原本的枭龙。
“还不满意?”刘一九有些诧异,“按理来说,虽然枭龙是轻型单发的战斗机,但是这性能比歼十还要好上一些吧?”
“确实是这样。不过歼十是八十年代的技术,军方虽然一直都在进行装备,不过也提出来了要让歼十达到更好的技术性能。他们希望能够超越美国现在主流装备的f-15以及f-16。”杨伟介绍着军方的想法,“巴基斯坦方面也是这样。他们跟印度之间的摩擦越来越严重,印度从俄罗斯采购了上百架的苏-27以及苏-30,米格-31;从美国方面也引进了一部分的f-16,现在还在谈判引进法国幻影-2000以及英国的阵风……”
说到这里,杨伟都开始笑了起来。
虽然说,印度大规模地采购空军装备,对于中国的压力很大,不过看看他们战机的型号,就让人为他们担忧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
苏式装备型号众多,北约制式装备同样也是有着众多的型号。
对于后勤系统的要求,将会非常高。
“不去管别人家的事情,咱们现在同样也差不了多少。还不是型号众多……”刘一九苦笑,这完全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军方对于枭龙是什么样的态度?”
军方的态度,倒是非常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