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744 载人航天的关键一步 (1 / 6)

作者:葫芦村人 最后更新:2025/5/12 22:09:06
        “你真的相信能够搞出常温状态下的核聚变反应堆?”王顺义对于核技术并不是很了解,刘一九要求提供给马丁团队二十亿美元的项目经费,他们不管怎么劝说,刘一九都是不松口。

        这样的情况,很久没有出现了。

        当年也就人工智能,电磁武器以及高能武器方面刘一九这样坚持,后来也就有个高空高速战机项目,也就是现在的空天战机项目,以为他不会再出什么状况,谁知道这小子居然在听了马丁·弗莱希曼这个老毛子的一番忽悠之下,随后就要求拨款。

        刘一九让管理委员会同样看了一遍马丁团队的计算机模拟,他们没有刘一九这样有信心,认为这种基本上是无法实现,技术条件无法达到。

        对于技术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特别是所有的放电装置必须在误差只有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同时放电,让周围12个核裂变反应室内的裂变核反应同时进行,才能释放出能量跟高温高压来对聚变反应室里面的材料进行点火。

        “必须得搞,这个项目搞不下来,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来启动高能激光武器以及电磁炮……”刘一九在这上面很坚持。“我们的激光武器模型早就已经开始在进行制造,而电磁炮的实验模型同样已经进入到生产之中。只有利用这样瞬时释放庞大能量的反应装置,才能够支撑我们的项目……”

        对于高斯枪需要的高密度电池,钱一多反而不那么迫切了。

        高斯枪只是轻武器,这玩意儿不具备战略价值。

        而高能武器,特别是高能激光,可以在地面上建设起来防御轨道武器的袭击;而电磁炮,同样可以用于轨道空间站攻击地面目标。这两样,都是未来的主流项目,一个能量攻击武器,一个物理攻击武器。

        “如果没有这样的反应装置,我们无法继续进行这些高能项目的研究……”刘一九坚持,就是因为他不想让基地里面减慢高能武器的研究。

        管理委员会的人也是没有办法,手中的经费还有数百亿美元,军方军费虽然有所增加,对于九院的财政拨款也是有一些,但是根本就没有办法支撑九院庞大的消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