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明明说相似的话,却是截然不同的意思。
“解景国之危,多个大儒少个大儒都无关紧要,更何况是翰林。现在景国需要的是一位半圣,而不是虚圣!”柳山道。
在场的许多景国人握紧拳头,柳山终于图穷匕首见。
一些老官吏若有所思,柳山平日绝对不会如此做,今天却突然开口,显然是感受到方运的压力。
一位进士御史起身厉声道:“左相大人,我景国大敌当前,你为何妖言惑众,动摇军心?多出一位大儒,我景国就多一丝胜算!”
“哦?敢问张御史,一位大儒能在半圣狼戮面前撑几息?三息。还是四息?”柳山的话语依旧风轻云淡。
那张御史沉默了,不是辩不过,而是不能继续说下去,因为一旦说下去。就会提及陈观海,一旦谈到陈观海和狼戮之战,后果十分严重,因为谁都知道陈观海必败无疑,继续说下去。才是动摇军心。
这时候众人才发现柳山谈话之巧妙,没有说景国不能抵挡妖蛮,而是提出一个景国不可能完成的需求。这样他哪怕图穷匕首见,也没有任何把柄。
方运道:“当年陈圣与狼戮有约定,只要蛮族攻不下玉yAn关,两圣就不能对圣位之下动手。换言之,只要守住玉yAn关,我景国便可以坚守许久。”
“且不说妖圣之言不可信,就算可信,玉yAn关在亿万妖蛮之前。又能撑多久?更何况,我景国哪怕有圣院和各国援助,大儒总数也很难超过二十,而草蛮尽起所有子民,大妖王之数已然过百。所以,老夫以为,我景国三年内需要一位新半圣。”
柳山仿佛只是在分析景国现状,但最后一句却让在场的所有人心惊肉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