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离开前,我要让象州稳定下来,扫灭一切不稳定的因素。”方运道。
“那您的第一步是……”董文丛试探着问。
“整肃吏治。”方运道。
董文丛点点头,道:“怪不得您在岳yAn楼文会上抓捕所有的象州庆官,如此一来,吏治便完成一半。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接下来,恐怕会步履维艰。”
“也对,也不对。”方运道。
董文丛立刻恭恭敬敬道:“请大人明示。”
“整肃官吏很难,但只要解决几个问题,便一片坦途。第一,便是足够的权力,没有反对之人制衡,这一点,我不缺。历代宰辅整肃吏治,超过一半是因为并无足够的权力,甚至闹出过政令不出内阁的笑话。”
董文丛轻轻点头,景国一百年前就出现过那种左相,政令离开内阁后,根本无人听从。虽说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也说明那位左相并不适合治国。
方运继续道:“第二点,便是斩断利益相关。可以说,九成的宰辅最终未能完成自己的朝政革新或变法,就是因为无法斩断自身的利益关系。试想,某位宰辅自己PGU不g净,如何雷厉风行?自己私yu过重,b如与某些大员g结,另有所图,如何能服众?所以大多数革新变法,最后沦为党争、倾轧。”
“大人说的是。”董文丛道。
“第三点,便是对下层官吏的掌控,一国之主失去对底层吏员失去控制的事,在历史上bb皆是,即便是权柄再大,若无法掌控真正与民众接触的官吏,整肃吏治最终也只是空谈。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因素,b如时机,b如内忧外患,b如吏治的具T手段,b如民心,等等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