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博源立刻道:“太后病重,此事待太后病愈后再议。”
方运却道:“此事拖不得!君上,臣请您金口玉言,废除之前盛博源b迫太后颁发的圣旨。方才臣与百官之言,您看在眼里,已经明白百官更加支持谁。”
盛博源大惊失sE,没想到方运竟然如此,慌道:“君上,您万万不可中了方运的J计!一旦放弃和谈,景国必将陷入危机!不是所有官员都支持方运,他们只是敢怒不敢言!”
方运正sE道:“君上,您上朝多年,对许多事也有自己的判断,臣只问三个问题,第一,如此大的事不经内阁同意便决定,是否合理合法?第二,盛博源亲自说是威胁要挟太后,您说太后是否完全愿意?第三,太后病重,您应当承担一国之君的重责,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您此刻是不闻不问,还是力挽狂澜?”
待方运说完,盛博源便心知不妙,因为方运的话十分巧妙,先是提出一个答案必然偏向方运的回答,自然会影响后面。
至于第二个问题,看似是抓住盛博源的把柄。实际上,在场所有官员都知道,盛博源之所以那么说,是为了替太后承担责任,出了事,他一人担着。
但景君还年幼,不可能想到这一层。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则更加厉害,先是承认景君的地位,让这个一直被百官和太后C控的孩子获得权力,最后再进行引诱怂恿,别说一个小孩,就算是成年人都未必完全不受影响。
谁不愿意当一个力挽狂澜最后名留青史的明君?
经过多年的积累,方运一朝点破,赵渊立刻仰起头,用平稳而坚定的声音道:“朕宣布,取消和谈,之前一切,尽皆作废。盛尚书,念在你忠心T国,又深得太后信任,朕便不重罚你,闭门思过三天吧。”
赵渊掀开垂帘,露出稚nEnG但威严的面孔。
“陛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