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县令略一思考问:“方守业方大人?”
“正是。”
蔡县令遥望大源府的方向,道:“那柳家可要倒霉了,我也放心了。”
方运道:“学生有两事相求。”
蔡县令笑道:“你倒不见外,说吧。”
“我想在今年考一次秀才,可从未考过经义,所以想在去大源府之前请您指点。”方运恭恭敬敬说道。
蔡县令没有立即答应方运,而是仔细打量他,发现方运既没有面对上官的胆怯,也没有双甲案首、将军侄子的趾高气扬,只有面对老师的尊敬,不由得暗赞好一个不卑不亢的少年。
蔡县令点头道:“好,圣道之路就是要披荆斩棘,不是与人争,而是与岁月争,与自己争!你既然有争渡之心,那我就送你一程东风。可惜那些人不懂这个道理。”
蔡县令遗憾地看向那些往外走的童生,他不会主动去教童生,但如果有童生来求教,无论是逢迎拍马还是如方运这般坦荡求助,他都会相帮。
方运奇怪地看着那些入宝山空手归的童生,不明白他们怎么放着蔡县令这个“科举大宝藏”不管,一任进士的考场经验可不是一般宝贵,别说济源县,就连整个大源府也没有多少人可以得到进士的指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