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不由自主点头,一位老举人拂须赞道:“那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nV”代表了七夕诗词之巅峰,每逢七夕词会,文人墨客绞尽脑汁写牛郎织nV如何悲伤、如何怨恨。但这首诗把恨一笔带过,第一句平铺直叙,但第二句奇峰突起,相见应当欢,悲从何处来?更真!更妙!更动人!”
连许多敌对的庆国人都下意识点头,虽然各为其主,但都是读书人,这么多年所学让他们本能地认同真正的好词。
诗君首徒冷眼一扫,所有庆国人立刻低下头。
方运又酝酿片刻,继续书写。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这次纸面上的才气只多了五寸,达不到三尺,还停留在达府,不能鸣州。
第三句一出,方才大赞的人立刻闭上嘴,甚至有些尴尬。
诗君首徒立刻笑道:“我一开始还佩服方运的出奇,可这一句写两人相见的互诉情深,短暂的相遇和梦一样虚幻,离开时连鹊桥都不敢看,还不是和那些俗诗俗词一般!痴男怨nV。悲恨交织,大煞风景,落了下乘!”
景国人无言以对,因为诗君首徒说的一点没错,这第三大句似乎又重走了前人的老路,下一句万一继续写心之怨,怎么也不可能妙得过那一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很难鸣州。
但是。那些老人和进士则十分平静,因为方运前两句写的极好,就算第三句略显平淡,第四句只要稳住。也有机会鸣州。
方运缓缓写下第四大句,而董知府用平稳的声音跟着念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