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九十八章.传业授道解惑. (4 / 6)

作者:虫豸 最后更新:2023/12/15 21:11:46
        见到太子朱和堉的表情凝重,赵俊臣却又一笑,主动缓和了语气,又说道“与此同时,太子殿下你的优势在于自己持身很正、声誉尚佳,并没有犯下任何无法挽回的大错,这是你的截然不同之处

        别的太子储君遭遇废黜之后,就绝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因为他们遭遇废黜的那一刻就已是威望尽失但是,反过来讲,若是储君太子遭遇废黜之际不仅是没有损失威望,反倒是赢得了百官的认同与支持,他就有很大机会可以东山再起

        而这就是赵山才这项计划的核心之处”

        然后,赵俊臣也终于话归正题,继续说道“我朝的官员俸禄实在是太低了,百官之清苦可谓是历朝历代之最,早已是苦不堪言现如今,你协助我当众向陛下请命、为百官涨俸,就是赢得百官支持的最佳方式

        固然,这件事情很难操作,毕竟太祖当年曾经有过明确祖制,将百官之俸禄多少铭刻于石碑,表示永不可改,而咱们这位陛下嘛在这方面也并不是特别的慷慨”

        说到这里,赵俊臣的心里暗暗摇头吐槽,只觉得老朱家的吝啬与扣门,当真是祖传基因、一脉相承。

        稍稍停顿了片刻,赵俊臣继续说道“但未必就完全没有机会因为这件事情实质上只会有陛下一个人会反对朝廷的俸禄之低,早就让百官们充满怨气了,只是碍于祖制不敢主动提及而已,朝堂上的各位权臣、各大派系,绝不敢明确表态阻挠,甚至还要暗中支持此事

        毕竟,这关系到百官的福祉,朝廷中枢的衮衮诸公固然是不缺那么一点银子,但他们也必须要顾及中下层官员的想法,否则就会引来多数官员的敌视,这般代价任谁也承担不起即使是陛下,也只能用祖制二字来反对”

        说到这里,赵俊臣摇头感慨道“根据太祖当年锁定下的规矩,一个七品县令,每年俸米只有七石五斗,经过俸米折银之后,更是只有三石俸米、十两俸银但他们还要供养家人、仆从、与幕僚,平日里的官场应酬、迎来送往也是一大笔开销,这么点银子怎么够用许多时候,百官若是不贪污,他们就活不下去了,说是迫不得已也不为过。”

        见赵俊臣这般明目张胆的为贪官辩护,朱和堉下意识就想反驳。

        但不等朱和堉开口反驳,赵俊臣已是继续说道“当然,朝廷里固然有那么一部分官员还算是清廉,清流们就是代表但太子殿下你仔细回想一下,那些清流官员有哪个人不是家资丰厚、豪族出身他们根本不在乎朝廷的那点俸禄,利用清名保证家族存续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所以他们才会成为清流,所以他们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