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臣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复杂情绪,但表面上也是态度诚挚,点头道“太子殿下你说我此前的那一番话夹杂私货、避重就轻,倒也不能算错,我确实是想要趁机为自己争取一些好处,毕竟我还要顾及到自己门下朋党的利益、争取他们的支持,但我绝不会损害太子殿下的利益
像是养廉银的提议,咱们想要推动百官涨俸的事情,就必须要争取最多的支持、尽量避开祖制的限制,若是直接撞上南墙的话,我只怕是连自己都不能保全,今后又如何还可以辅佐太子殿下
还有,我至始至终都没有谈及新任储君应该如何下台的事情,是因为这件事情会涉及到许多不上台面的卑鄙手段,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新任储君十有就是七皇子殿下了,而太子殿下你与七皇子殿下一向是感情深厚,我的计划若是详细讲出来不仅会污了太子殿下的耳朵,还会让太子殿下你心生迟疑,反而不美
不过,话到这里,我还是需要再次确认一下太子殿下你为了东山再起、顺利登基,可是下定决心要不折手段的对付七皇子殿下了”
朱和堉再次沉默了片刻,然后点头道“我的态度并不会改变,七弟他登基之后绝不会成为一位明君,行大事不拘小节,只要是可以阻止七弟登基,我可以接受任何手段当然,也绝不能危害到七弟的性命等我继承大统之后,自然会设法补偿七弟”
听到朱和堉的回答,赵俊臣脸上的笑意又浓重了几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可以推心置腹、坦诚深谈了”
接下来,赵俊臣与朱和堉在书房内密谈了许久。
两人密谈之际,主要是赵俊臣在指导朱和堉。
现如今,朱和堉已经接受了调查各地藩王涉政乱纪的任务,这件事情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全盘大乱,办事之际的轻重缓急皆是大有讲究,都必须要赵俊臣帮着朱和堉参谋一番。
与此同时,朱和堉今后的道路选择,应该如何化解百官敌意、又应该如何养望蓄势,以及双方今后的明暗配合,在这场谈话之中也都有涉及。
谈话期间,赵俊臣的指点显得极有耐心,一副全心全意辅佐朱和堉的模样,而朱和堉也是一副虚心接受指教的模样,似乎是尽数认同了赵俊臣的说法。
等到这场谈话结束、朱和堉告辞离开赵府之际,时间已是傍晚时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