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一个彻底稳固的利益集团,决策者的诸般决策,往往都不会是最好的决策,而是执行阻力最小的决策,又或者是诸般坏决策之中较为不坏的那个决策。
这是因为,决策者制定了决策之后,就必须要有人负责执行,但在一个成熟的利益集团之中,利益分配早就已经固定了,不论是声势浩大的改革、又或是轻风细雨的改良,都会触动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就是具体事务的执行者
有些决策看起来很美好,理论上成功之后也会产生很明显的正面效果,但若是执行者不愿意卖力执行,又或是暗中使绊子,再好的决策最终也只会适得其反、酿成恶果。
所以,每当决策者制定决策之际,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并不是这项决策的效果如何,而是这项决策究竟能否顺利推行下去也就是说,这项决策有没有损害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既得利益者被损害了利益之后,反弹力量又会有多大。
最终,决策者就会经常做出一些看起来事倍功半、舍本逐末的决策,但若是一项决策可以达到事倍功半、舍本逐末的效果,就往往也能算是一项成功的决策了。
当所有利益集团的决策模式都变成了这般情况之后,相互比烂的时代也就开始了。
这也是陈旧势力往往会被新兴势力一举击溃的原因之一。
新兴势力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利益分配还未固定,既得利益者的阻力与反弹也不是很强,所以决策者就可以根据自身状况与外部环境制定出最为正确的决策,这些正确决策也可以顺利推行下去;相较而言,陈旧势力则是瞻前顾后、反应迟缓,好不容易有了动作也往往是适得其反,自然是挡不住新兴势力的攻势。
“赵党”从前就是一个新兴势力,权势与财富皆是迅速扩张,所有人都收获了好处,也明白他们今后会收获更多的好处,所以他们自然是甘心服从赵俊臣的指挥,为了今后的更多好处,也愿意放弃一部分眼前利益,甚至是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