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德庆皇帝心里很清楚,自己身为皇帝原本就与官员们隔着一层,并不适合招纳太多心腹,也不适合亲自下场与权臣们争锋,所以德庆皇帝极少会把朝廷官员视为心腹,哪怕是赵俊臣当初最得宠信的时候,也算不得是一个“帝党”成员。
最重要的是,若是“帝党”成员太多的话,就经常会有“帝党”官员犯事犯错,到时候就必须要设法庇护他们,这样就会影响到德庆皇帝的公正性与威望。
实际上,“帝党”的人数并不算少,势力也极为庞大,但“帝党”成员并没有分布在中枢与地方的各大衙门之中,但在锦衣卫、禁军、京城附近的几处军镇之中,却是处处都能看到德庆皇帝的真正心腹,这些位置不仅是至关紧要,可以帮着德庆皇帝鼎定大局,做事之际也不容易出错,无需德庆皇帝操心太多。
现如今,德庆皇帝却已经在“帝党”的核心圈子之中特意为关武元预留了一个位置。
想清楚了梁辅臣与关武元等人的安排之后,德庆皇帝的心情也是愈发轻松,开口传旨道“派人快马赶去花马池营,向梁辅臣传达朕的嘉奖旨意,就说朕很是欣慰他的这场大捷,让他要再接再厉、尽快扫平河套地区的蒙古鞑子,一定要赶在朕的寿辰之前率领所有文武功臣抵达中枢,朕到时候会重赏他们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让翰林们稍稍修饰一下文字就好
另外,再派人去赵俊臣的府上传达朕的口谕,就说朕打算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负责与建州女真的谈判事宜,让他这几日提前准备一下,等到建州女真那边有了回信之后就要立刻动身,务必要赶在朕的寿辰之前促成建州女真的请降对了,赵俊臣的身体不大好,这段时间也是寒风凛冽,怕是他扛不住风寒,从內库中挑选一件上好的貂皮大氅、寻上几根上佳的人参灵芝,全部送到赵府,就说是朕特意赐给他的。”
“老奴遵旨”
大太监张德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连忙是站出来领旨答应,又想着赵俊臣眼下风头正盛,就打算亲自出面完成德庆皇帝所交代的任务。
这天傍晚,赵俊臣收到了德庆皇帝的口谕与赏赐。
赵俊臣态度恭敬的领了旨意与赏赐之后,又拉着大太监张德聊了一段时间,顺便是打探了德庆皇帝的态度。
张德有心与赵俊臣拉近关系,也觉得今天御书房的事情并不算是机密,就向赵俊臣透漏了一些情报,尤其是德庆皇帝的部分自言自语、以及传往花马池营的旨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