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德庆皇帝从今往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修道长生的方面,不再是一门心思只想着压制与算计赵俊臣,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当然,这般情况之下,必然会出现一些劳民伤财、动摇国本的事情,但赵俊臣一向是自私自利、不折手段,当然是不大在乎。
而且,赵俊臣也巴不得德庆皇帝多花一些银子,让国库依然是处于勉强维持收支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不可或缺。
更何况,赵俊臣认为自己有把握尽量减少这件事情的坏处,甚至是转弊为利、变祸成福。
想到这里,赵俊臣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不过,德庆皇帝对于赵俊臣的故事,如今依然只是半信半疑,若是赵俊臣这个时候信誓旦旦的保证确有其事,就会着于痕迹、显得态度过于急切,反而会引发德庆皇帝的猜疑。
若是想要让德庆皇帝确信不疑,就必须要使用一些小手段、引导德庆皇帝的思维才行——像是德庆皇帝这般天性多疑之辈,他绝不会完全相信任何人的说法,只会相信自己的“推论”。
于是,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赵俊臣心中沉吟之际,也故意没有隐藏自己的迟疑之态。
见到赵俊臣的这般表现,德庆皇帝不由是面现不满,质问道:“朕只是问了一个简单问题,你为何要迟疑不定?难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赵俊臣叹息一声,终于答道:“陛下,臣所讲的那个故事,是真是假就真的重要吗?就像是汉高祖斩杀白蛇、宋太祖出生之际满屋红光一般,不论它是真是假,今后都会记载于史册、流传于后世,所有人都会因为这个故事而明白陛下您的英明神武,这就足够了。”
赵俊臣的避而不谈,德庆皇帝先是轻轻点头表示认同,但很快就愈发表情不耐,再次追问道:“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你编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