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岷做的不错。”书房之,赵俊臣看着手一份名单,笑眯眯的说道:“真没想到,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他竟然能找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才,难得难得。”
赵俊臣手的名单,不久前柳岷才刚刚送到赵府,名单上的人物,都是柳岷在本科应试举为赵俊臣寻到的“人才”,其出身、才学、心X皆有标明,并在柳岷的蛊惑下,如今都是有意向赵俊臣靠拢。
看着这份名单,赵俊臣好似已经看到了“赵党”一派日后在朝廷之慢慢壮大的模样。
许庆彦笑着点头道:“是啊,少爷,这柳岷虽说是个小人,但小人自有小人的好处。他在网罗朋党、联络情谊方面,确实自有一套手段,这两个月来,他到处活动,拉拢试探,巧舌蛊惑下,本科举之,已是有不少人都聚在了他的左右,皆是想要借着他与少爷的关系来投靠少爷。”
顿了顿后,许庆彦似乎想起来了什么,又说道:“赵和、赵宣两人如今身为他的书童,这些日以来一直都在暗盯着柳岷,按照他们传来的消息,就连那江南才赵山才,这些日也与柳岷越走越近,甚至都开始称兄道弟了,只是那赵山才对少爷您的态度未明,所以柳岷也没有把他放到名单。”
“赵山才?柳岷竟然连赵山才都拉拢到了?”
听许庆彦这么说后,赵俊臣不由惊讶。
赵山才乃是本届应试举,最有可能夺得会元的热门人选之一,即使是赵俊臣,也听说过他的名字。
许庆彦却摇头道:“那赵山才虽说与柳岷较为亲近,但总是若即若离,每次柳岷试探他对少爷的态度,这个赵山才却总是避而不谈,偶有几句,也总是有赞有贬,却也不见有亲近少爷你的意思,就算柳岷借着少爷的名头去拉拢他,这人也总是岔开话题,让人看不明白。”
听了许庆彦的解释,赵俊臣反而有了兴趣,问道:“有赞有抑?他对我又是怎么赞怎么贬的?”
许庆彦回想片刻后,说道:“他说少爷你是治世之J臣,若在乱世,必为贾诩之流,将来也必将名传天下,但却会毁誉参半,还说少爷你自巡查潞安府前后,恍若两人,让他看不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