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肖温阮的遗嘱. (1 / 8)

作者:虫豸 最后更新:2023/12/15 21:11:46
        接下来事情,正如吕纯孝和李成儒所猜想的那般,太一党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难民们离开了都察院衙门后,又先后去了大理寺与刑部,后面自然是跟着一大帮看热闹的京百姓。

        然而,无论是大理寺还是刑部,接到这群难民们的状纸后,也不知是敬畏太权势,还是得到过有心人的叮嘱,表现竟是还不如都察院,尽皆是极尽推诿之能事,丝毫没有受理的意思。

        一时间,北京城虽大,又有衙门无数,但这些难民却还真找不到可以说理的地方了,于是,失望愤怒之下,一众难民之,有当街哭喊的,有当众喊冤的,有骂世道不公的,事情也由此而越闹越大,在京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然后,在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这般消息更是传播的极快,不过半日时间,京城的官场民间,就已是为此而闹得沸沸扬扬。

        世间的传言,总有一个特X,那就是越传越夸张。

        所以,没过多久,这般消息在传播之间,就已是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什么“都察院为了庇护太竟是当街殴打难民”、什么“太亲赴大理寺与刑部威胁朝廷官员不许受理案件”、什么“太借南巡筹备之事贪下了数十万两白银”,等等等等。

        诸般传言,林林总总无数,却又说的有鼻有眼,让人不得不信。

        本来,这些年来在朝清流们的大力宣传下,太朱和堉在民间的声望是极好的——“等到太继位之后,大明朝就能迎来兴盛世,老百姓们也能过上好日”——这般想法念头,这些年来早已是深入人心。

        然而,随着流言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影响也越来越大,许多传播流言的人又都是信誓旦旦好似亲眼所见,民间百姓们又最容易被“人云亦云”所左右,原本坚定的念头,竟也是不由的开始慢慢动摇了,心纷纷想到:“难不成,太根本就没有传说的那么好?仅仅只是善于伪装蒙蔽百姓而已?”

        这般念头一旦产生,就好似一颗种,在百姓心萌根发芽,然后快速成长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