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谦提醒道:“大人,这些银不是都补到陛下南巡时的仪仗上面了吗?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大人您亲自C办的。”
赵俊臣一愣,然后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些日事情太多,是本官忘了。”
见赵俊臣神sE不满,蒋谦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您认为,咱们户部应该拿出多少银赈济?”
赵俊臣叹息一声,然后带着一些无奈,缓缓说道:“这么多的百姓流离失所,没了生活依仗,若是想要让他们活下去,并帮着他们修缮受损田屋,至少也需要五万两银。”
听赵俊臣这么说,蒋谦大吃一惊,下意识的反驳道:“大人,不过是为了一些草野百姓,何必耗费这么多银钱?他们是S是活与咱们户部何g?”
说话间,见赵俊臣面容一冷,蒋谦又连忙苦着脸说道:“更何况,这么多银,咱们户部实在拿不出来啊!”
明白蒋谦说的也是实话,赵俊臣也是无奈,只是沉默不语,考虑着这笔银究竟该怎么挪出来。
但蒋谦还以为赵俊臣这是不满意自己的表现,转念之间,又小心翼翼的请示道:“大人,要不咱们从其他地方挪用一些?b如工部现在唯大人您马首是瞻,咱们少往工部支些银,这笔银也就出来了。”
赵俊臣摇了摇头,说道:“不可,工部的银钱不能缺,工部上下刚刚投靠于我,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委屈他们,更何况,咱们缺了工部银,工部就要在河道、堤坝、城墙这些上面缺减银,不能因小失大。”
而经过蒋谦的这番“提点”,赵俊臣突然发现,户部或许当真是拿不出银了,不仅是因为每一笔银都有去处,更还因为每一笔银都牵扯到各方各面的利益,都是不能轻易挪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