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刘冶就主动表演了一场“告密”,让朱和坚能够明明白白的看清楚李如安究竟在图谋何物,这般情况下就算是朱和坚并未全信,但也可以有效的限制朱和坚的想象空间,让事情不至于发展到朱和坚再也容不下李如安的地步。
而且,以朱和坚的性格来看,他并不会介意自己的追随者们相互竞争,甚至还会乐见其成。
至于李如安今后也许会妄自生事、失去控制的情况,只需要在李如安身边安插一个眼线就能解决,而眼前的刘冶就正好是一个合适人选。
事实上,也正是出于这般考虑,刘冶才会把自己送到了朱和坚的面前。
有了这场告密表演,朱和坚十有八九就会让他暗中监视李如安,然后刘冶就可以趁机攀上了朱和坚的高枝,今后自然是有无数好处!
刘冶的计划非常成功,事情的发展也就像是他所预想的那般。
朱和坚从贾伦身上收回目光之后,就再次把注意力转向了刘冶,因为刘冶的表现已经成功引起了他的兴趣。
然后,朱和坚首先是轻轻摇头,道:“我看你从进入这个房间开始,就一直是以‘微臣’自称,我当时见你正讲到关键处,也就没有及时纠正......但你要切记,我眼下还不是储君太子,今天这场谈话一旦是传扬出去了,就必然会引起一场风波,到时候我也许不会有事情,但你必然是要受到朝廷惩处的。”
刘冶连忙保证道:“在微、下官眼中,殿下您早已是半君半臣的当朝储君了,一时间心有所想、口有所言,不由是失了规矩,还望殿下恕罪!但还请殿下放心,关于今天的事情,下官一定会缄口不言,绝不敢向他人提及。”
“你很好、也很是忠心,主动把这些消息通报于我,显然是一个识时务、知进退之辈,我看你说话的时候条理清晰、态度沉稳,观察力也是不俗,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像你这样一个人才,前些年为何会沦落到穷乡僻壤去做一个私塾先生?”
听到朱和坚的询问,刘冶苦笑道:“下官的科举之路一直是磕磕绊绊,屡次的名落孙山,就算是自诩有些本事与小聪明,但没有功名傍身,也根本没有机会施展,自然是蹉跎半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