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次要原因......就像是您刚才所说,人总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自从陕甘三边大捷之后,朝廷大肆犒赏三军,武官们皆是封赏丰厚,文官们难免就有些吃味......
再加上年关时候陛下寿辰之际,因为是万国使节来朝的缘故,还要庆贺陕甘三边的大捷,朝廷为了彰显天朝威仪,也就刻意的大操大办、尽显威仪!但这排场大了,所耗费的银子也就过多了些,部分朝廷官员眼见到朝廷花银子如流水一般,但他们却没有占到便宜,怨气也就更多了......
唉!总而言之,宋焕成当众饿晕于礼部衙门的事情,若是发生在其它时候,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因为近期所发生的种种事情结合在一起,也就让许多人心理不平衡了,影响也就稍大了一些......
近段时间以来,部分官员一直是热衷于议论此事,抱怨朝廷亏待了百官,这般舆论至今也没见停歇的架势。”
听到这里,德庆皇帝终于是再也按耐不住,一拍桌子、低声怒喝道:“朝廷难道是养了一群斤斤计较的怨妇不成?只是因为这些小事,也敢心生怨气?他们心中可还有忠君二字?年关贺岁之际,难道朝廷没有赏给他们双俸?他们竟然还敢不知足?”
赵俊臣见到德庆皇帝怒火大盛,连忙是轻咳一声,又刻意转头看了同桌的“霍叔”与“小何”二人一眼,意思很明显——有外人在场,很多话并不能直说出来,德庆皇帝千万不能暴露身份。
见到赵俊臣的暗示,德庆皇帝终于是稍稍冷静了一些,缓缓呼出一口气之后,却是闭目沉默不语。
赵俊臣仔细观察德庆皇帝的神态变化,却发现德庆皇帝平息了怒意之后,如今正在仔细倾听周围茶客的讨论、想要趁机了解民间各界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与立场。
显然,德庆皇帝注意到了百官怨气之后,却也开始留意起了民心变化。
若是宋焕成当众饿晕的事情,不仅是引起了百官怨气,就连民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德庆皇帝就必须要认真考虑百官加俸的事情了。
但在赵俊臣看来,这天底下就要以“民意”二字最为变幻无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