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后,太子朱和堉又说道:“并且,儿臣认为这件事影响极大、绝不能轻视,若是百官们会因为弹劾朝中大臣就要遭受报复,往后又有谁还敢在庙堂上说真话?到了那个时候,朝廷的言路闭塞,某些官员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欺上瞒下,朝纲岂不是就要彻底乱了?所以,儿臣认为朝廷这次一定要为郭少傅主持公道,严惩不正之风,绝不能让这件事影响到朝廷的言路,还望父皇明鉴!”
随着太子朱和堉的话声落下,都察院右都御史吕纯孝也迈步出列,说道:“陛下,臣也认为,昨天顺天府与国子监针对郭少傅的种种行为,绝不是那么简单,定然是有人在幕后指使!因为顺天府与国子监的事情并不是孤例!据臣所知,昨天还有人在暗中联络都察院的御史们,打算在今天早朝上大举弹劾郭少傅!陛下,不过是短短一天时间之内,就陆续发生了这么多针对郭少傅及其族人的事情,若说这些事情全都是巧合,未免是太牵强了。”
接着,在太子朱和堉与吕纯孝的带领之下,清流官员们纷纷出列表态支持,打算将郭汤的事情定X为赵俊臣的蓄谋报复,极力要求德庆皇帝为郭汤主持公道。
一时间,受到清流们的表态影响,郭汤颇是博取了许多官员的同情。
“看来,朱和堉确实是进步了,并没有一根筋的与我争锋对峙,也没有正面维护郭汤,反倒是避重就轻,绝口不提郭敏与郭鸣台的事情究竟有没有受到冤枉,只是反复强调郭汤受到了我的蓄意报复,并且还将这件事与朝廷言路联系到了一切,以此来影响德庆皇帝的判断……”
看着太子朱和堉以及一众清流们的表现,赵俊臣心中暗暗有些赞叹。
不过,赵俊臣的表现依旧是淡然从容,哪怕是太子朱和堉与清流们纷纷将矛头指向了赵俊臣,赵俊臣的神情也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只是静观着局势变化。
事实上,仅仅是这种程度的麻烦,赵俊臣并不打算亲自出手。
在赵俊臣的眼神暗示之下,众位“赵党”官员没有任何的畏惧,也纷纷是出列表态,与“太.子党”争锋相对、寸步不让!
左兰山首先是迈步出列,扬声道:“陛下,臣认为太子殿下等人的说法,看似有些道理,但通篇皆是臆想,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完全不足为信!若是仅仅凭着一些无中生有的猜测就可以诋毁朝廷大员,今后的朝廷局势必然会是震荡混乱、一发不可收拾,还请陛下明鉴!”
然后,詹善常的神情激愤,好似受了极大的委屈,出列说道:“陛下,臣曾经担任过礼部侍郎,与国子监的几位大人素来有交情,也时常会有见面,如今太子殿下仅仅是因为臣与国子监几位大人见面的事情,就将郭少傅嫡孙郭鸣台被国子监开除的事情全部推诿到臣的身上,甚这般毫无根基的指责,臣深感寒心,恳请陛下一定要为臣主持公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