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北岸,见到战事的这般变化,戚斌有些目瞪口呆。
他倒是早就知道了蒙古右翼有可能会临阵倒戈的消息,但他却是完全没想到这场决战最终竟是变成了准噶尔与蒙古右翼之间的厮杀,戚斌新军这个时候反而是只能作壁上观。
对于这般情况,戚斌的心中其实是有些不满的,因为戚斌认为戚斌新军尚有余力,完全不需要蒙古右翼的临阵倒戈,戚斌新军就可以全歼了准噶尔骑兵!
事实上,戚斌还准备了许多投石器与火油罐,戚斌原本是打算等到战事激烈之际,就用火势阻挡准噶尔骑兵,但这招后手如今明显是用不上了。
但这样一来,戚斌新军到手的军功却是少了大半!若是没有蒙古右翼的突然倒戈,戚斌就可以仅凭一己之力全歼准噶尔骑兵,到时候戚斌就会一战成名,军功也会仅次于赵俊臣,战后就算是赵俊臣也不敢轻易针对戚斌,但如今因为蒙古右翼的突然倒戈,戚斌原本是足以传世的全歼之功也就变成了寻常的阻敌功劳,绝大部分功劳就归于赵俊臣的策反蒙古右翼,情况自然是截然不同。
就在戚斌暗暗不满之际,他身边的一名总旗官却是突然开口建议道:“戚守备,难道咱们就这么看着蒙古右翼与准噶尔内杠?”
戚斌转头看了此人一眼,表情略有复杂,问道:“你认为应该如何?”
这名总旗官不过是双十出头的年纪,皮肤白皙、相貌英俊,态度似谦实傲。
此人自称名叫王贺,义乌的小地主出身,乃是戚斌前段时间在义乌招兵时所发现的人才,戚斌曾一度对他极为看重,很快就提拔他为总旗官的军职,但随后戚斌就渐渐察觉到了蹊跷之处,发现王贺的姓名、出身、来历皆是伪装!
暗中探查之下,戚斌发现此人的真实姓名乃是赵贺,也并非是义乌人士,而是扬州大族赵家的嫡系子弟,乃是赵俊臣的远方堂兄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