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正源久经官场,也算是识人无数,但像是江正这样的性格,却还是第一次见。
又或者说,像是江正这样的性格,很难在官场上混出头,所以霍正源自然是接触不到。
想到这里,霍正源稍稍沉默片刻,表情似乎是真心赞赏、又似乎是不以为然,轻笑道:“原来如此,我原本还有些奇怪,以你的师承与身份,为何没有直接进入官场经营仕途,也没有继续留在你恩师杨大儒的身边协助,反而是主动投入赵阁臣的府中成为一名幕僚……
现在看来,以你的这般性子,确实不适合进入官场,在杨大儒重返官场执掌大理寺之后,你留在杨大儒身边也不再是一件好事了,只适合辅佐像是赵阁臣这样的人物。”
霍正源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像是江正这样的性格一旦进入官场,就只会受到孤立与排挤,绝对成不了大气候;
与此同时,又因为江正与他的恩师杨洵皆是不甘妥协的性格,若是杨洵依然还只是留在民间做学问也就罢了,两人就算是有不同意见,也只是学问上的争论、还可以求同存异,但当杨洵重返官场再次成为大理寺卿之后,这师徒二人一旦是再次有了不同意见,那就必然是要陷入无尽争执之中,说不定还会伤及师徒感情。
毕竟,从某方面而言,理想主义者的死敌从来都不是现实主义者,而是那些想法不同的理想主义者。
所以,像是江正这样的性格,若是想要有所作为,其实只适合辅佐赵俊臣这样的人物,因为赵俊臣这样的人物不仅拥有极为灵活的道德底线、也拥有异常坚定的利益追求。
所以,赵俊臣很清楚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重用江正,也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敷衍江正、却又不会撕破脸皮。
江正轻轻一叹,道:“霍前辈当真睿智,一眼就看透了晚辈的根底……恩师与晚辈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恩师他重返官场之后,才会把晚辈推荐到赵阁臣的门下,晚辈也是自知己短,所以也乐意辅佐赵阁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