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场南京民乱原本就是朱和坚与王保仁二人暗中推动促成的,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一系列方案收拾烂摊子,甚至有还有许多乱民领袖人物就是他们的棋子,再加上南京百姓还有活路、参与民乱的决心原本就不算强,所以朱和坚完全不必这般忙碌,也依然可以顺利平息民乱。
简而言之,无论朱和坚忙或不忙,结果都是注定的,过程也不会有太多变化。
但朱和坚依然让自己表现得无比忙碌。
这也是古今中外的官场惯例——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在最初时候制定详细计划、规划未来方向,后续发展只需要按部就班、顺其自然就好,掌权者也只需要做好引导与监督工作就好,完全没必要事必躬亲。
然而,绝大多数掌权者这种时候依然会选择继续插手、不断干涉、反复露面表达意见,就好似这件事情完全无法离开自己的指导,说根到底就是为了彰显与强调自己的存在感罢了。
对于掌权者而言,存在感就是他们的权力命脉,有了存在感,掌权者就能赢得威信与声望,没了存在感,掌权者的威信与声望也就无从谈起。
朱和坚如今就是这般情况,明明是早有预案、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平息民乱、稳定局势,他也只需要安居幕后掌控大局方向就好,但朱和坚偏偏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处处彰显存在。
这样一来,随着这场南京民乱按照预计一般逐渐平息,在南京各界的眼中,朱和坚也就尽揽了全部功劳,就好像若是没有朱和坚的力挽狂澜,这场民乱就无人可以平息,还会持续一百年似的。
于是,朱和坚在南京境内的威望声誉,也就愈发高涨,被许多人视为是未来明君。
也就在这般情况下,朱和坚也开始陆续接见南京各界的领袖人士、以及各方势力的代表人物。
然后,朱和坚的真正挑战,也即将要开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