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部头书籍,乃是赵俊臣离京之前就为自己特意准备好的,不仅是为了在路上打发时间、平复心情,也是为了设法弥补自己的弱项。
赵俊臣善于见缝插针、浑水摸鱼,惯于使用无法见光的阴谋手段,所设计的那些计划也过于精巧复杂——这些不仅是赵俊臣的优点,也是他的劣势。
而赵俊臣今时今日的地位,却必须要多使用一些因势利导的阳谋手段了。
这段时间以来,与周尚景接触越多,赵俊臣就越能感受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
这一天,赵俊臣坐在轿中,翻阅着手上那本《汉书》,看到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内容之后,喃喃自语道:“众建诸侯啊,每当是看到这一部分内容,都会忍不住惊叹汉武帝的这般手段……根据后人总结,历史上的四大阳谋,分别是推恩令、围魏救赵、二桃杀三士、狭天子以令诸侯……在我看来,这其中又以推恩令最为无解,三言两语之间就抽空了诸侯们的根基……
细细想来,所谓‘阳谋’总结起来,就是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把自己的一些闲置资源变成炙手可热的珍贵之物,形成对自己更有利的局势,然后则是随势而动、顺势而发……
其中,这个‘势’字,就是利益与人心的意思,它只是一个引子,以利益所驱、以人心所向,把局势引导向了自己所希望的方向……而利益与人心之所趋,往往都是无可违背的,所以阳谋手段自然也就不会失败了。
当初周尚景曾是无意间提到过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如果能野心小一些,不似现在这般不受控制、难以预料,他其实很乐意合并周、赵二党,让我成为他的接班人……
从某方面而言,这就是一个极为高明的阳谋,不仅是他的权势可以瞬间扩张近倍之多,我与‘赵党’众人也拥有了更安全的未来保障,在利益与人心的驱使之下,没有任何人能抗拒这般提议,而周尚景所付出的代价,也不是一句‘接班人’的承诺罢了!
相较而言,阴谋手段也重视利益与人心,但里面增添了太多无法见光的变数,譬如欺骗、强迫、蒙蔽等等手段,自然也就落于下乘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