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身而退也就罢了,更还完全否定了此前的商议结果,让所有议题皆是要重头再来。
在此之前,赵俊臣已经决定要把调查建州女真的事情交由西门盛负责,也似乎是有意要把功过赏罚、犒赏全军的事情交由李泽荷等人负责,这种分配方式总体而言还算公平,不论是西门盛一方、还是李泽荷一方,哪怕是心存顾虑,最终也都是别无他法、大概率选择接受。
但现在,赵俊臣突然间改变态度、把这些结论尽数作废,只是交由辽东镇的众位参将自行商议决定,接下来自然是免不了一场激烈争抢。
毕竟,不论是调查建州女真与那些绑匪之间的关系,还是功过赏罚、犒赏全军之事,皆是拉拢同盟、打压异己的大好机会,辽东镇众位参将也都是志在必得,此前因为有赵俊臣主持局面,他们还有可能不情不愿的接受安排,但等到赵俊臣选择袖手旁观之后,那自然是要你争我夺、互不相让。
最终,原本已经被赵俊臣所掌控的局势发展,也会再次混乱、出现变数。
这般做法,可谓是莫名其妙,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所有人都不清楚赵俊臣究竟在想些什么。
唯有赵俊臣知道,他眼下已经成功达成了自己的初步目标。
实际上,经过了深刻反省之后,赵俊臣自然是不会再犯“干大事而惜身”的毛病,他这一次的突然抽身而退、刻意袖手旁观,也不再是缘于内心深处的患得患失,而是因为赵俊臣此时早已经预料到了最终结果,所以就认为自己没有必要继续插手干涉了。
就像是后世的火车,看似是自由行驶、不受拘束,但实际上只能沿着早已经铺垫好的轨道前进罢了。
而赵俊臣的目前做法,也是相同道理,看似是抽身而退、袖手旁观,但他事先已经铺垫好了一切,也引导好了方向,表面上是把所有事情交由辽东镇众位参将自行商议,但实际上结果早已经注定了!
因为赵俊臣出乎意料的表态,辽东镇众位参将的心中想法,一时间皆是有些混乱。
然而,他们皆是没有办法、也没有立场强迫赵俊臣改变主意、再次出面主持大局、分配利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