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让只是一个内廷宦官,自然是没有天真固执的资本,他更善於隐忍与变通,但对於三纲五常的坚守不移,则是丝毫不逊於曾经的太子朱和堉。
一言概之,用“忠仆”二字形容姚让,最是恰当不过。
他忠心於太子朱和堉,即使朱和堉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经赶走了他;他也同样忠心於德庆皇帝,即使德庆皇帝根本就不在意他。
所以,帮着赵俊臣欺瞒德庆皇帝,无疑是逾越了姚让的底线。
与姚让密谈之际,赵俊臣只是稍稍试探了几句,很快就放弃了这般想法,转而是主动表态,同意姚让把所有事情皆是如实禀报於德庆皇帝。
这样一来,姚太监就可以趁机立功、引起德庆皇帝的注意,说不定就有机会重返太子朱和堉的身边。
与此同时,赵俊臣也建议姚让延後几天再把相关消息传回京城中枢,先是假意自己已经同流合W,以此来降低彭纪的戒心。
这般做法并没有违背姚让的原则,所以他只是稍稍犹豫片刻,就同意了赵俊臣的提议。
总而言之,赵俊臣说自己已经成功收买了姚让,完全就是信口雌h。
赵俊臣自然是很重视自身信誉,所以他每次背信弃义之後,就一定会赶尽杀绝、让受骗之人再也无法开口,然後就可以继续维持自己言而有信的形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