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吴应熊现在的这般做法,看似是态度强势、故意给赵俊臣难堪,但实际上则是一种以进为退的策略,无论是刻意挑起前线将士们的同仇敌忾,还是故意安排受害百姓现身说法,从道义上谴责赵俊臣,皆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手段罢了。
只要赵俊臣接下来愿意分给吴家更多好处,吴应熊就会迅速改变立场,全力帮助赵俊臣平息军队与民间的各种麻烦;
反之,若是赵俊臣不愿意分给吴家更多好处,那吴应熊就会设法激化与扩大这些麻烦,引爆各种矛盾,让赵俊臣无法顺利脱身!
吴应熊也知道兴州境内最近正在闹民变的事情,更知道这场民变的源头乃是赵俊臣正在全力推行的农务改革,所以赵俊臣现在必然是急着想要返回京城中枢坐镇稳定局势,而吴应熊所制造的这些麻烦,就算是无法损及赵俊臣的核心利益,也一定能把赵俊臣拖延在辽东境内迟迟无法离开,进而是让赵俊臣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而就在吴应熊这般暗思之际,麾下将士们已经从救兵镇内挑选了十余名幸存百姓。
根据吴应熊的要求,这些幸存百姓皆是苦大仇深、哭闹不断。
而这些幸存百姓见到吴应熊之后,哭嚎之声也就更为响亮了,纷纷是大声呼喊、希望吴应熊为他们做主。
“老朽的老伴与三个儿女全部惨死了,老朽现在孤苦无依,自己也不想活了……”
“总督大人,草民家中的钱粮积蓄,皆是被鞑子给劫走了,您可一定要为草民主持公道啊!”
“小人命苦,被鞑子砍断了手掌,再也无法操持农务,接下来必然是死路一条!小人不怕死,只希望各位将军在战场上多杀一些鞑子、为小人报仇雪恨……”
或是哭喊,或是泄怨,或是诉苦,场面混乱不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