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吴三桂而言,把兴州境内的详细情报转交於赵俊臣,就已经是极限了,也只是为了化解赵俊臣的敌意、相互结个善缘罢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後,赵俊臣不由是心中不屑,只觉得吴三桂虽然是历史上的着名枭雄人物,但相较於周尚景却是差远了。
周尚景也知道自己寿数将尽,但他并不似吴三桂一般瞻前顾後、丧失锐气,反而是想要赶在自己完全退场之前,奋起余力大g一场,以彻底消除自己眼中的所有隐患。
这两人都是老狐狸,但他们迟暮之际的不同表现,却是高下立判。
但下一刻,赵俊臣又不由是自嘲一笑。
这是因为,周尚景的老骥伏枥,对赵俊臣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在周尚景的心目之中,大概率也把赵俊臣归於“隐患”之列了,否则就绝对不会发生兴州民变这种事情。
思绪变换之际,赵俊臣扭身看向山海关副总兵庞大海,道:“本阁刚才与吴前辈的谈话,你也听到了,这位世平公子的头颅就不必割下来了,也不必送与本阁带回京城,就依照吴家规矩把他安葬入土吧……
还有,本阁行程紧张,希望庞副总兵可以尽快安排本阁与那些受到囚禁的流民们相见,本阁向流民们澄清真相之後,就会带着他们赶往兴州境内。”
在赵俊臣的要求下,在山海关境内受到拘押的一千两百余名流民,很快就被尽数释放解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