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仁也端起了老师的架子,端起茶杯再次浅饮一口之后,慢条斯理的说道:“你如今坐镇于南京城内主持大局,未来更是一位半君半臣的储君,注定是需要处理各方势力的不同诉求!
这些诉求未必合理,也未必对自己有利,甚至是相互矛盾,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帝王心术的手段了……老夫不似何明与陛下一般深谙此道,但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在老夫看来,所谓帝王心术,重点不外乎就是三点!”
说到这里,王保仁并没有直接给予答桉,反而是侧目看向朱和坚,想让朱和坚独自思索、给出答桉。
朱和坚认真思索片刻后,总结着德庆皇帝平日里的行事作风,迟疑着答道:“派系制衡?赏罚分配?名正言顺?”
听到朱和坚的回答之后,王保仁非常满意朱和坚的悟性,但最终则是摇头否认了朱和坚的答桉。
“殿下的想法,也不能算错,但还是不够深入!而老夫的答桉是——保持超然、公私分明、独占大义!”
又给了朱和坚一段时间深入思索之后,王保仁就详细解释道:“所谓保持超然,其实就是派系制衡的前提条件!殿下是否仔细想过,庙堂之中为何就以‘周党’、‘赵党’这两大派系风头最盛?陛下明明是天下至尊,为何是极少在庙堂之中拉拢一部分文官收纳为心腹,与‘周党’、‘赵党’分庭抗礼?就算是拉拢了少数几位文官作为心腹,也皆是孤臣罢了,完全不能称党论派?”
朱和坚再次思索片刻之后,终于是面现恍然,点头道:“原来如此!父皇他的这般做法,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超然地位!
若是他刻意拉拢一部分文臣收为心腹,又任由这些文臣结为一党,那自己也一定会卷进庙堂党争之中,不仅是决策之际需要考虑更多因素,譬如是照顾自己人的利益,若是心腹文臣犯了错,还需要亲自出手想办法收拾烂摊子,更是会损害到自己的威望公信!
所以父皇一向是极少拉拢文臣纳为心腹,他的心腹几乎皆是集中于兵部与京营,也只是为了协助自己控制兵权罢了,却从来都不会亲自下场参与党争……这种做法,就是为了避免麻烦、保持威望、让自己变成一个纯粹的决策者与主导者!唯有如此,父皇才可以游刃有余的制衡朝堂各大派系!”
王保仁点了点头,笑道:“正是如此!唯有地位超然,表面上与各大派系皆是没有任何利益干系,朝廷各大派系才会纷纷有求于你、盼着你支持他们!再然后,你说话才有份量,也才可以受到各方信服!最后就可以游刃有余的制衡各方,当你略略偏向左边,那就是左边占据上风,你稍稍倾向右边,那就是右边扳回一城……所谓稳坐钓鱼台,不外如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