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锦衣卫与南京守军押来李四三受审之前,霍正源已经迅速浏览了李四三的相关资料。
此人落网被捕之后,很快就寻到机会以头撞墙、试图自尽。
这种过激表现,其实有两种解释,一是李四三忠心耿耿、立场坚定,宁死也不愿意出卖七皇子朱和坚,二是李四三心理素质较差、承压能力不足,被捕之后又是畏于七皇子的积威与恐吓、又是惧于官府的严刑拷问,所以就在绝望之下选择自尽。
霍正源推测,李四三大概率是后一种情况。
因为李四三试图自杀之际,选择了以头撞墙的方式,但最终却是自杀失败了,虽然头破血流、但也没有生命之忧。
这就意味着,李四三以头撞墙之际并没有使劲浑身力气,心底深处依然残留着一丝惜命之意。
否则,以这些死士千锤百炼的身体素质,若是不留余力的撞墙自尽,结局就不可能是头破血流这般简单了,绝对是脑浆崩裂、一命呜呼。
最重要的是,在残存的六个“嘲风”死士活口之中,其余五人被捕之后皆是表现顽抗、不愿意提供任何有效情报,就连自己的姓名、年纪、籍贯等等基本信息也是守口如瓶,却唯有这個李四三在自杀失败之后主动交代了自己的姓名。
很显然,自杀失败之后,李四三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愈发的惜命胆弱了。
而此时,经过初步试探之后,看到李四三的惊慌反应,霍正源已经完全确认了自己的心中猜想,认为此人绝对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突破口。
徐盛英选择率先提审此人,想必也是相同考量。
然而,霍正源的这种试探手段,自然是在公堂之内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