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例监”又被称为“捐监”,乃是民间富者向朝廷捐献钱粮之后,朝廷特许其子弟进入国子监的学生;相较于前三类捐生,这类监生一直被视为异途,向来是饱受非议
在读书人看来,自己寒窗苦读数十年,皆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但依然还要经过层层选拔、多次竞争,才有机会进入国子监就读,但凭什么那些有钱人只是捐赠了一批钱粮之后,就可以随意安排子弟进入国子监自然是大为不服气
这些年来,每当是朝廷扩充了捐监名额,都会引来士林学子的一阵哗然,提出这项提议的朝廷官员,无一例外都会被天下读书人骂的狗血淋头
赵俊臣的第三项提议,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目前不仅是国库之中有银而无粮,民间也是相同情况,所以各地粮价皆是飞涨,若是把百官、勋贵、以及宗室们的俸米换成了俸银,就意味着他们的财富缩水、必须要花费更多的银子才能买到同样份量的俸米
所以,这项提议一旦是拿出来,就相当于同时损害了百官、勋贵、以及宗室的利益,提出这项建议的人也必然会引起各方势力的报复与反弹
早在四个月前,在赵俊臣的撺掇之下,梁辅臣就曾是提出过这项建议,当时就引来了一阵哗然,即使是梁辅臣身为内阁阁老、又有德庆皇帝的全力庇护,也是招惹了一身腥臊,好不容易才平息了风波。
即使是梁辅臣这般位高权重、资历背景的朝廷重臣提出这般建议之后都是灰头土脸,若是那些身份地位远不如梁辅臣的官员提出这样建议的话,究竟会迎来怎样的结果,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听到了赵俊臣的提议之后,洪正朔突然发现,赵俊臣这是给他挖了一个又深又大的陷阱,如今正等着他主动跳进去
此时,见到洪正朔的面sE变幻不定、迟迟不敢回答之后,赵俊臣笑着问道“怎么洪侍郎难道是认为本阁的提议有不妥之处”
询问之际,赵俊臣的表情态度,颇是轻松从容,就好似户部想要实现这些提议乃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