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高燧这种态度却让他有些迷惑。
这个态度……
“父皇今日很高兴,蹇大人赶紧进去吧。”
朱高燧微笑着,让人如沐春风,然后他微微颔首,就下了台阶。
蹇义带着疑问进了大殿,行礼后把表格递上去。
朱棣看了看,说道:“去年大明增加了三百多官员,嗯……瀛洲,朝鲜的配的最多,交趾的少。小吏增加了七百多,可地方上有钱了吗?”
蹇义佩服的道:“陛下英明,正是如此。”
朱棣摇头道:“英不英明不在这上头,朕知道以往地方上缺人手,可吏部还得把好关,不然官吏泛滥,那就是自掘坟墓!”
蹇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说出自己的担忧。
等回到吏部后,蹇义招来了左右侍郎,沉声道:“下面的小吏要注意,大家都知道,我等虽高居庙堂,调理阴阳,可实际上在管理着大明的却是那千万小吏,要谨慎!小吏的人选必须要谨慎!”
左右侍郎早就知道了此事,闻言马上就心领神会的应了,然后各自去布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