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五节 大封功臣 (2 / 8)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光绪的弟弟做了皇帝,一个旗人做皇帝,八旗势力认可了。汉人大员做了宰相,江南势力也能接受。议会制度让各省在北京都有发言权,各省督抚的权力也得到了扩大,自然不会拒绝。而立宪的表态,也让西方人接受和赞誉。似乎普天同庆了,但是老百姓对此似乎没有感觉。所谓的立宪,所谓的民权,说到底只有老百姓心里有认识,才有意义,任何权力,都不是别人赏赐的,而是自己争取的。

        美国人的制度,跟印度人的制度,有什么差别?本质上来讲是一样的。德国人的制度,跟沙俄的制度,也没有根本区别,可是这些国家的表现却相差极大,问题不在制度本身,而是建立制度的人。

        “哎,又一件新衣服啊。”

        杨潮这样评价道,这是他真切的感觉,他不相信清朝立宪、议会,然后就能跟西方国家一样了。同样的制度被不同的人玩,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不同的制度,在同样的人手里,发挥的效果可能都是相同的。

        袁世凯、载沣、张之洞这些人,他们玩共和也好,玩立宪也罢,其实能有什么差别,最后还是玩他们熟悉的那一套,只不过披上一件新鲜的外衣罢了。

        杨潮突然对李鸿章没能当总统没那么失望了,他想明白了,这个国家目前的发展层次就是这样,你让李鸿章当总统,跟让他当皇帝是没有任何差别的。现在李鸿章死了,张之洞做了总理,又能差到哪里去?只要张之洞掌权即可,让他做该做的事情就好。

        反之,李鸿章强行当了总统,八旗势力能答应?就算在现在,全国各地的督抚中,也有超过六成是旗人。这些人中,至少有一半,是坚定的皇权派,是坚定拥护爱新觉罗家族的。还有一半最多能保持观望,心里也是倾向旗人当政的。

        李鸿章的支持者,无非是江南督抚,也就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等,这些人是因为洋务而结成的洋务派。他们内部其实也并不齐心,他们只是要效仿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发展西方工业而已。要知道就是这些洋务派,签订了东南互保的人物中,四川总督奎俊也是旗人。李鸿章离开两广北上后,代理两广总督的德寿同样是旗人。

        再加上革命党、保皇党等海外势力,李鸿章强行当总统的结果,很可能是中国提前爆发内战。

        所以说,想通了之后,杨潮反倒觉得,眼下的局面还可以,起码让洋务派上台了,虽然洋务派的理念和手段并不是最有效的,他们大建各种重工业几乎都是官办,可是这个时代,让中国直接民间搞重工业也是不现实的。

        那么让洋务派慢慢发展重工业,民间自主发展轻工业,用上十年时间,加上中国这么大的体量,也应该会有一个相当的工业基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世界力量降低后,中国目前的地位应该会相应的上升,虽然也未必能跟列强平起平坐,但自保之力应该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