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股势力中,载沣从内心上,是赞同张之洞等人的,他认为这些人做的事情是对的,如果不这么干,大清必亡。可是第二股势力才是支持他载沣当皇帝最坚定的,就好像他们当初支持慈禧一样。
所以心里知道张之洞一直倡议的师夷长技是对的,可是却不能不一直压制他们,但同时也没有响应保守派的要求,将张之洞之辈从朝廷里赶出去。因为他还没有达到慈禧那种为了权力,不顾一切的程度,同时他也没有那个胆子跟洋务派决裂。
但是夹在两派之间,他这个皇帝当得,确实很不舒服。
一旦载沣摆出来用皇家来搞洋务,未必能得到洋务派的支持,反而可能看做是一种威胁,因为载沣在挖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洋务派搞洋务,未必就是真心想学习西方,很多人可是把搞洋务当做一种政治手段在玩的。
而载沣只要站出来搞洋务,铁定有一棒子老顽固出来反对他,这些人也未必真的迂腐到了看不清大势的程度,只是他们早就贴上了捍卫封建礼教的标签,他们身后站着一群人呢,他们不能妥协,否则很容易就被身后的人一脚踹开,取而代之。
所以只要载沣亲自介入洋务,那么很快朝中两股势力就会失衡,而且可能联合反对他,他这皇帝还能当下去吗?
“罢了。你去做你的吧。只是如此一来,怕要惹来很大的非议。要经历很大的波折,甚至挫折和屈辱。”
载沣想了想,决定还是让杨潮去做。
“皇上圣明!”
杨潮嘴里称赞,心中惋惜,其实那批顽固派已经是阻挡前进的最大阻力了,突然杨潮想明白为什么很多国家在走上现代的路上,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的,有时候拿起刀子把反对者杀光,确实是一条捷径,法国人如此,日本人也是如此,都是在发生了革命之后,才成功转身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