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求很受打击,杨潮只能安慰他,让他不要着急,一个组织能发展壮大,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是需要慢慢证明自己,才能被他人接受的。
而且告诉王求,不要只把对象盯在那些精英人士的身上,强国复兴社需要各个基层的支持,来者不拒,只要是认同社团的理念,愿意为强国富民做贡献的人,社团都乐于吸纳,并且帮助他们进步。
工地上那些自愿来施工的百姓,虽然一个个大字不识,但是也是为国为民的吗,虽然贡献大小不同,但是心地感情相同。
鼓励王求去发展工地上那一个个施工头目,各个乡村的小领袖们入社。同时让吴佩孚组织这些工人学习识字,让大家都进步起来。
虽然慢,但是杨潮感觉到,一股力量开始滚动发展了,虽然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只要它坚持自身的理念,只要他的理念是有价值的,总会进步。
六月下旬,铁路施工突然大受影响,因为整个山东都在下雨,而且大雨滂沱阴雨连绵。
吴佩孚带着秀才们在工地上开办各种识字班,鼓励民工们都去学习识字,还聘请了不少老夫子也在这里帮忙,又采购了很多毛笔让大家蘸水在砖石上练字。
也许是感到新鲜,也许是出于兴趣,也许是闲着无聊,倒是有数千民工愿意跟着识字。
半个月忽悠而过,雨天依然没有结束的意思,詹天佑急的抓耳挠腮,四处视察。
不但检查工地,查看铁路基础有没有被大雨冲毁,同时视察各个工地的条件,看看工人有没有因为居住恶劣而生病。
一直到七月初,大雨都在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