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洋人在中国开矿,总伴随着各种威胁手段,比如强迫抢夺矿权等等,让清朝官员跟洋人合作十分抵触。
杨潮道:“臣只办厂,不开矿。不办厂,则无利,办厂尚能分利。”
载沣叹道:“洋人多事,且蛮横无礼,若允洋人参股,必与民争地、争利,若有冲突,岂不又是祸端。”
洋人在中国办厂已经不罕见了,上海就有不少洋人的纱厂、缫丝厂,而中国人也终于学着办理,这就是带动作用,可是重工业中国自己的力量还办不起来,不提其中投资高昂,技术也不具备。
而且洋人在中国办理重工业的意愿本就不高,他们只想搞一些见效快的产业,捞一把快钱就走,因此集中在轻工业和矿业中。
至于重工业只能自己办,但是最好能引入洋股,引入洋人的技术、资金和管理,否则至少还得积累很多年,民国时期工业之所以有黄金十年,除了国际形势外,还有就是人才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该到了喷薄的时候了。
但杨潮不想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就希望有一个不错的重工业基础。
可是如果不让载沣放心,载沣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可载沣担心洋人跟华人争斗,若是洋人大量进来,自然会引起麻烦,洋人又有治外法权,很容易受到袒护,民间积怨就会起来,所以这真的是一件麻烦事。
除非能将洋人隔绝开,比如让德国人在青岛办厂,可是那样就失去了控制力,杨潮却又不太放心。
将洋人隔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