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一节 匠心 (2 / 6)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这倒是引起了另一轮的投资,这倒让唐廷枢开办了唐山细绵土厂沾了光,作为管理不善的洋务企业,一时间竟然利润丰厚,很快三个唐山厂的技术人员就在杨潮的贷款下,建立了三个私人企业。上海等地受此刺激,也有人开办洋灰厂。

        一时间让杨潮感慨,还是投资拉动经济啊。

        当然得益最大的,还是日本人,日本的水泥产业当然比中国发达的多,他们抓住了这次机会,日本水泥产品大肆侵入山东,杨潮也没有办法,这也是他帮助唐山厂技术人员建立企业的原因。

        另外得益的,还有东北人,东北深山老林里的木材开始大量的从鸭绿江变成木排流下,然后转口到烟台。

        山东各地也纷纷开办各种小型砖窑,杨潮专门去了几家砖窑厂,都是传统的砖窑厂,积极鼓励下,有两家临清窑主咬牙答应从德国引进设备,开办现代化大规模的砖厂。

        不要小看砖厂,尽管中国有悠久的制砖历史,传承久远的临清砖也是赫赫有名,历代都用来修建城墙和皇宫,可是到了现代,还是不可避免的落后了,西方工业化制砖厂不提产业,单论质量也把中国土法制砖比了下去,西方人用科学的测量方法,生产各种标号的砖块,这就是中国粗放式生产的死**,没有办法保证质量,能生产出最优的,也有大量的劣品。

        工业化肯定能带来大量的机会,给中国人留下的机会,尤其是杨潮只引进中国人不能生产的,而给中国保留了大量的可以从事的领域,比如纺织业。

        但是纺织业却是杨潮最担心的。

        他在东营大生纱厂待了半个月,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考察。

        大生纱厂的发展堪称跨越式,让张謇这几年日子过得极为舒心,人都仿佛年轻了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