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在山东生产苯酚,向日本出口,很有前途。
但是他没想考虑到,日本为什么不自己生产苯酚,而要向美国和德国进口,来生产染料的原因,没有石油啊!
山东也没有石油,但是山东有煤炭资源,杨潮很不看好,但是还是给了王求十万两银子,让他自己设计设备,在山东本地进行加工,然后小规模生产,杨潮的目的,无非是培养几个技术人员罢了,同时打击一下王求的热情其实也是好的,让他知道一下商业竞争的残酷。
与王求这些人一起回山东的,还有大量的留学人员,仅仅去年年底就有上千人来到山东,占据当年毕业的留学生人数的三成,可以说都是强国富民社拉拢过来的。
杨潮一口气将这些人塞入铁路公司,莱芜兵工厂等自己能影响到的企业,实在是学无所用的,就像那些洋人企业介绍,比如原本是想把王求介绍到拜耳的,结果王求自己不乐意去,想要投资创业。
杨潮的计划是,这些人在洋人,尤其是德国企业中慢慢工作,等他们彻底了解融入这些企业之后,正好可以执行自己的接收德资企业计划,如果中间有人想要出来创业,当然也不是不欢迎,但是杨潮告诉他们,得等他们学会之后再说,必须学会企业的经营管理,三年之后,在各自企业中表现良好,至少已经成为技术骨干或者管理中层人员后,杨潮才考虑让他们投资。
王求是唯一一个个例,对此的解释是,让王求先试点,如果王求成功了,那么可以考虑鼓励所有留学生创业。
“朝廷放开党禁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组党了。我提议我们强国富民社正式名称,改为中华富强党!大家开始表决。”
年初,第一节党大会上,来自山东各地,甚至还有从上海等地赶来的留学生代表齐聚一堂,讨论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党问题。
今年年初,康有为推动之下,朝廷终于放开了党禁,宣布允许成立党派,表示这是为宪政做的预备工作,宪政们,当然是要有政党参加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