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杨潮的努力也不是没有回报的。至少他将橡胶危机阻挡在中国市场之外长达半年时间,一直到1910年下半年,上海的橡胶才开始炒起来,而之前英国人已经炒了一年了。
中国金融业在杨潮的约束下,强韧**坚持不介入橡胶股票,可是外资银行却大肆炒作,哪怕杨潮是汇丰银行的董事,也无法阻止汇丰银行对橡胶股票的支持。
而且还有其他银行的加入,比如英资麦加利银行(渣打银行)。德华银行等,这些外资银行甚至允许客户以橡胶公司发行的橡胶股票,向他们抵押贷款,这样就可以让一个客户不断的炒下去,将股票价格不断的拉高,只要股票在涨,客户就能不断的抵押到更多的资金,再次投入炒作之中。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就是鼓吹泡沫从中渔利罢了。
在外资银行这么丧心病狂的支持之下。上海钱庄业已经忍不住了,他们从承兑清廷债券业务中也大赚了一笔,正是有钱的时候,他们的入场立刻就推高了本来就足够高的股票价格,泡沫出现了,此时杨潮已经阻拦不住了。
见到大势不可阻挡。杨潮立刻就启动应对措施,借着股票风潮,杨潮也成立了一家橡胶公司,齐柏林橡胶公司,以大名鼎鼎的齐柏林为名。一成立立刻就成为市场争抢的对象。
而杨潮可不是皮包公司,齐柏林橡胶公司,可是有业务的,打算生产供应齐柏林飞艇的橡胶气囊,这可是很有前景的买卖。
因此齐柏林橡胶公司以十两为一股的价格,向市场上发了十万股瞬间就被一扫而光。
之后在股市疯狂的增长中,齐柏林橡胶股票很快就被拉高到了三十两,五十两,最后是一百两。
杨潮趁机在三个高位,又分别印刷了十万股,也无法填满这个市场,倒是让杨潮收集到了近两千万两银子的资金。
如果能将市场上疯狂的资金,聚拢到自己手里,到未尝不是一种保护,但是杨潮的目标可不是市场上的散户,而是向外资银行发起了战争。
从山东找到了一批可靠的富强党老党员,让他们扮作小股民进入上海,手里纷纷握着齐柏林印刷出来,没有发行的股票,假冒是从市场上买到的,纷纷去各大洋人银行开户抵押,大肆从各大银行抽取资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