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零三节 战争中的发展 (3 / 4)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除此之外,杨潮更加鼓励大规模的农场建设。

        跟摩根财团合作的卡车、拖拉机厂投产之后,杨潮好一阵头大,因为根本就找不到市场,

        就是军队都无法解决这个市场,因为杨潮突然发现,即便是东北前线。能通过卡车的道路,也太稀少了。

        拖拉机反而好点,所以大量的拖拉机进入军队,代替了卡车应有的作用。

        可是这毕竟不是办法,所以杨潮开始想其他办法,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建设大农场。

        第一个想到的人是张謇。没办法,山东的资本家中,有能力建设大农场的也就是张謇,因为只有张謇有经营大农场的经验,他在南通的垦牧公司已经开拓了十多万亩土地,那可是盐碱地啊。

        东北不一样,这里有大量的肥沃土地等待开拓,带着张謇到东北转了一圈后,张謇就咬着牙直叹糟蹋。大骂已经灭亡的满清,说他们简直是祸国殃民,要是早点放开东北圈禁,让东北能够开发,哪里还会有饥馑之忧啊。

        于是都不用杨潮动员,张謇就表示愿意拿出来两百万两银子,采购五百台拖拉机、和一百台联合收割机到东北开荒,杨潮立刻免费给他划了一百万亩土地。但是告诉张謇,如果以后还要扩张。就要掏钱买了。

        张謇在战争第二年开始进入东北,当年就开垦出了十万亩土地,抵得上他在盐碱地上十年的努力,这又一次刺激了他。

        今年张謇的大农场虽然谈不上大丰收,但是产出还是很可观的,粮价不错的情况下。近水楼台他收获了十万八千担粮食,除去司机、汽油的日常消耗,和种子的投资成本,销售额十五万两银子,利润超过十万。

        之所以能在开荒的第一年就收到如此丰硕的收获。还跟山东杜邦集团的化肥工厂投产有关,张謇在杜邦集团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大规模的使用了化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