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条件合适吧?”
出发前的准备中,杨潮最关心的是天气。
杨潮之所以疯狂的装备了三千艘飞艇,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战争中真的需要那么多,而是因为跨洋航行始终没有开展起来。
杨潮遇到了当年的兴登堡号困局,那就是全世界的关注度很高,可是真正的商业却不够火爆,因为乘坐飞艇始终被看成是一种冒险的行为。
杨潮环球都过去了六七年了,之间齐柏林飞艇从中国到美国的航线,依然只能保持一个月一艘的频率,就这样都不能保证客满,从美国到欧洲的航线倒是繁忙一些,但是也只能容纳一个月两趟,其他航线基本上就没有必要开设了,因此这些商业航线,最多只需要十艘飞艇罢了,这让齐柏林已经扩张到了一百艘飞艇同时生产,三个月就能下线一批的产量大大浪费。
杨潮为了支持工业那可是极为疯狂的,所以统统包销了,飞艇公司赚到了大笔的金钱,而杨潮积压了大量的资金。
为什么大家认为乘坐飞艇是冒险呢,因为很多科学家都表示过,飞艇不是一种安全的交通工具,他们列出很多看似很霸道的证明公式,认定飞艇不具有抵抗暴风的强度。对此齐柏林曾在报纸上跟专家们论战过,但是他明显干不过那些靠嘴巴吃饭的专家,败下阵来。
所以世界舆论依然认定飞艇不过是一种花哨的炫耀工具罢了,日常商务的业务始终就开拓不起来,而只能接待一些尝鲜的年轻人。
当然那些专家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几年齐柏林飞艇还是遇到了好几次危机,幸好仗着足够坚强的骨架没有出现大的灾难,但是又一次飞艇甚至被风暴撕破了气囊,迫降在海面上,等待了足足一个星期才得到救援,这更是打击了飞艇的安全信用。
为此齐柏林也开始建立更安全的制度,比如聘请了一大批学习气象的学生,还有德国气象科学家免费在齐柏林飞艇公司中工作,皆以研究大气现象。
这些人这几年通过一个月一次的飞艇跨洋,积累大量的气象资料,构建了一个安全的气候模型。
“大人放心吧,现在是最合适的时候。我听那德国佬说过,说什么冬天冷,气流不活跃,所以风暴活动处于冷状态之类的,我也不是很懂。反正他们说冬天飞艇最安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