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三节 投资狂潮 (2 / 3)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都不用杨潮要求,这两家商业企业的研发团队中,不约而同都雇佣了很多华人工程师,这将让杨潮获得最先进的电力设备,并且获得最先进的研发经验。

        发电机只是电力行业的基础,这个时代正式电力大发展时期,不需要多么强大的团队,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灵感一现就能出现新的产品,比如收音机等,山东已经有创业团队在搞收音机了,他们建立了一个广播电台,目前已经销售出了五百多台收音机。

        这也是一个留学生团队搞的,他们早早就提交了计划书,但是杨潮一直没有批准,最后他们自己筹集了一万两银子,手工加工收音机出售,这次杨潮给了一笔十万两的风险投资,让他们建立规模化工厂,并且继续研发新型收音机,但是经营管理杨潮不干涉。

        像这种自己创业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还是以低级技术为主,比如有的技术工人不愿意在工厂干,出来自己买了些旧机床,开办修造厂的,铸铁工厂的等等,但是规模普遍不大,靠接一些散活经营。

        但是在杨潮发出了号召富强党成员投资创业后,一大批早就按捺不住的留洋人员行动起来了,这些人可跟那些学徒出身的技术人员不一样,他们起点一开始就很高,除了有杨潮给的启动资金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相当可怕的人脉。

        以富强党组织为纽带,山东大大小小近千家华洋工厂中,都有富强党的成员,而且那些留洋的很多都在企业中担任中层管理者,技术骨干更是无数,因此富强党成员创业的话,就很容易得到这些洋人工厂的同志帮助。

        如果是一个普通技术员,他只能买旧机床接零活,慢慢发展积累,就好像发昌机器厂当年一样。

        但是一个富强党成员创业,第一他们有详细的创业计划,也有比较国际的眼光,瞄准的都是国际新技术,或者国外有的,中国没有的产品,因此往往都是填补空白性质的,意义上就不一样。

        第二,创业方式更不一样,超乎想象的人脉,让他们可以得到已经形成体系的山东工业群体支持,比如一家新成立的缝纫机厂,他们山寨了美国产品,然后将零件拆散开来,稍微更改一下设计,就当成自己的产品,将图纸分散给一些德国机器厂,让他们帮忙加工零件,他们暂时只负责组装。

        如果是一般的技术工人那么只能到一家家大公司找零活干,就算他们也打算搞产品,让那些大公司帮他们生产零件,在订单稀少的情况下,人家根本就不接受,因为不划算,而这些留学生则会得到同志和同学的帮助,等于直接就利用了整个山东的工业体系,可以直接就以较高的起点开始,如同当年西门子不建厂房就开始盈利的高明经营一样。

        看到这些留学生如此聪明,杨潮还是很满意的,至于他们山寨、抄袭,杨潮默认了,我天朝法律中可没有专利法啊,而且他们不是也做了改进吗,这是新一代产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